2025年8月17-20日,第二届全国信息地理学大会在成都举行。会议以“人工智能时代的中国地理学”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信息地理学及相关领域的2000余名专家、学者、师生及行业从业者参加。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和成都理工大学联合主办,中国地理学会信息地理专业委员会和成都理工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承办。
我室师生参加了本次大会。沈焕锋教授做邀请报告《机理-学习耦合的动态无缝地表温度制图》,并担任专题2.8“人工智能与机理过程混合模型”和专题5.4“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驱动下的定量遥感”的召集人,李慧芳教授做报告《遥感目标的生成式完形补全方法—超越图像的视觉认知》,并与李杰老师、岳林尉老师担任专题5.13“城市多源数据处理与地理信息挖掘”的召集人,管小彬老师作报告《联合荧光与通量约束的植被生产力机器学习估算》,并担任专题3.7“陆地碳循环遥感”的召集人,博士后林镠鹏做报告《基于混合注意力机制的土壤湿度降尺度框架》,博士马永明做报告《基于集成学习的全球多类型GPP产品融合估算研究》。与会师生与各位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本次大会积极响应人工智能时代地理学变革的迫切需求,汇聚了全国信息地理学及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与行业精英,共同探讨了信息地理学在地理遥感科学、地理信息科学和地理数据科学三大支柱学科体系下多个前沿方向的最新进展与未来趋势。大会充分体现了先进信息技术与现代地理科学的深度融合成果,有力推动了地理学从传统范式向数据驱动、智能赋能的新阶段迈进,不仅为我国地理学学科体系完善做出了贡献,更彰显了信息地理学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重要作用。